題主說的三星和聯想在國內的崛起,應該是手機業(yè)務吧。在當時,聯想286的測速值是當時著名的AST286的1.7倍;而且,在1988年,聯想式漢卡;1992年,聯想微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,但現在的華為,我想聯想是害怕的,因為從目前聯想的應對來看,已經將華為筆記本作為正真的競爭對手來對待的。
1、聯想Z6Pro發(fā)布了,這次聯想手機能崛起嗎?
老規(guī)矩,先給回答,個人意見,聯想手機不可能崛起了。在現在國內手機行業(yè)內來說,聯想連墊底的角色都算不到,其銷量幾乎于沒有,想當然,我還用過兩部聯想手機,一部按鍵的,什么型號不記得了,一部就是聯想當時的巔峰機型,樂檬K3吧好像,不是很肯定的,好多年前的事情了,體驗總體上來說,一般般,頭一部手機是因為給老婆,當時的女朋友買,所以挑了一部900多塊錢的,但是電池不好用,用了一個多月就鼓包了,去換電池很順利,但是總是不超過一個月就會鼓,斷斷續(xù)續(xù)去換過五六次電池,次次都很順利的給換,但次次都鼓包,很氣憤,最后自己在外面花了55定制了一塊電池,才解決這個問題。
樂檬K系列,當時是因為在地鐵跟公車上都看到這個廣告,感覺被吸引了,買來用了一段時間,跟普通的安卓機差不多,沒有多大區(qū)別,記憶不大清楚明顯的優(yōu)缺點,不詳細講了,為什么不能崛起,因為在國內,手機市場已經被O/V,華為,小米,蘋果,三星給瓜分得差不多了,再也容不下另外的廠商來分蛋糕了,真有可能出現,除非你的不得了的黑科技,要不然估計也是不長久的事情,畢竟大家有都不是吃素的,不會再讓一個明顯的敵人成長起來分自己的蛋糕,所以很明顯,不可能了。
2、對手機業(yè)務沒死心,聯想還有崛起的機會嗎?
有個毛的機會,看死他了1,品牌號召力是聯想的死穴,這幾年,國內手機品牌與國外品牌在國內市場打的熱火朝天,以現在的市場看,除了蘋果品牌,安卓手機基本被國內品牌所占據,同時各自市場定位很清晰,當然有交叉有競爭,不過隨著這些品牌衍生產品不斷完善,國內手機用戶基本分割殆盡。聯想自身品牌要想進入,恐怕難度太大,
2,核心競爭力逐漸明晰,手機品牌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手機上了。小米為例,很多小米的衍生產品捆綁著手機落戶個人,如果單一的品牌競爭,除非能夠為顧客帶來更多的智能化體驗,否則很難從現在的市場上分到一杯羹,3,聯想近期的表現很讓人失望。中美貿易摩擦,中興事件讓國人空前的對手機這個產品的認識提高了不少,同時,聯想的一些做法和作風已經被吐槽的不成體統(tǒng)了,
如果現在繼續(xù)推出手機,怕是死的很難看。以華為為代表的手機品牌在全球已經成體系了,尤其是服務網絡,其實這個才是核心,當然聯想也有優(yōu)勢,就是美國市場,當前看,國內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可能都會收到很多限制,聯想就不一樣了,本身在美國有基礎,同時與美國各方面的協(xié)同也比較順暢,同時美國市場的安卓手機由于受到市場準入條件限制,除了三星以外幾乎沒有什么品牌,因此,這個市場有很大空間,聯想可以圖之。
3、聯想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?
從1997年起聯想連續(xù)八年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笫一的位置,蟬聯中國市場銷量笫一,在它最輝煌的時候,聯想電腦銷量在全球躍居笫一。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C生產商,聯想一路走來,遇到挑戰(zhàn),也有輝煌,可它最終也逃脫不了\
聯想走到今天這步田地,首先與創(chuàng)始人柳傳志密不可分,柳傳志是泰山級人物,至今還是泰山會長,早期柳傳志為代表的11名科技人員認為PC必將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,拿著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二十萬元創(chuàng)業(yè),并組成了聯想公司,英文含義為傳奇,最后不負眾望,直接打入美國本土,并在美國安營扎寨。最近還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2019年全球最受贊賞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