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,要靠國內銷售,但是國內大部分家庭都被房地產吸走了,很難有錢花,與美國和日本相比,中國的債務并不算高,在50%的水平,但應該會增加,中國現(xiàn)在最希望的是科技的復興,因為中國最缺乏核心技術,但要實現(xiàn)這一點,用不了幾十年,現(xiàn)在歐洲不需要中國的產品了,我對中國的未來并不樂觀,但我對中國的未來并不悲觀,政府怎么看。
日本也有大量政府債務,好像是300%。美國有19萬億美元的債務。與美國和日本相比,中國的債務并不算高,在50%的水平,但應該會增加。中國現(xiàn)在最希望的是科技的復興,因為中國最缺乏核心技術,但要實現(xiàn)這一點,用不了幾十年。中國確實面臨著一個迷茫的未來,一個不穩(wěn)定、不確定的未來?;ㄙM大量的時間和資源,不一定是中國人需要的未來。政府怎么看?政府打算輸出以前的過剩產能,盡力維持國內的穩(wěn)定。政治改革已經原地踏步,經濟改革又開了,但是推不動了,比如財貿,稅收。民生還是貧富差距,未來的路誰也不知道怎么走,因為那就是未來,不可預知,需要有人開路。我對中國的未來并不樂觀,但我對中國的未來并不悲觀。不樂觀是因為政治原因,不悲觀是因為中國人沒完沒了。
改革開放的目的是以市場換技術,積累原始資本。有了外匯,我們就不會做這種破壞環(huán)境,消耗資源的事情了。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產業(yè)升級的口號,現(xiàn)在已經實施了產業(yè)升級。從低端制造業(yè)到發(fā)展現(xiàn)代服務業(yè),出臺了很多相應的政策。比如營改增,就是對第三產業(yè)減稅,調整產業(yè)結構的好政策。
3、中國未來 經濟走向趨勢?第一,我們靠出口?,F(xiàn)在歐洲不需要中國的產品了,因為歐洲人也要勒緊褲腰帶。沒有出口就沒有生產,沒有生產工廠就會倒閉,那么工人的命運可想而知。第二種是依靠政府投資,但政府投資的高鐵、高速公路要真正發(fā)揮作用還需要很多年,第三,要靠國內銷售,但是國內大部分家庭都被房地產吸走了,很難有錢花。第四,靠資源,現(xiàn)在的資源礦產都是少數(shù)人受益,老百姓真正得到的好處很少,老板賺的是污染。清醒的人都逃到國外去了,中國的未來不太樂觀,除非領導人能下大力氣改革,但這種可能性不大,因為牽扯到很多利益集團。